子曰:非其鬼而祭之者,諂矣。
聯合報黑白集【做人的基本道理】說:
沒有受到邀請,卻逕自跑到別人家祭的場合去踢館,指指點點說人家不懂人情世故,並大呼小叫要求喪家出來答禮;綠委陳歐珀的行徑,何止荒唐,也踐踏了基本的做人道理。
身為總統,馬英九只要一聲令下,要把母親的葬禮辦得多麼盛大隆重都可以;然而,他卻選擇最簡約形式的家祭,省卻文武百官弔祭的繁文縟節,減去所有勞師動眾及公帑花費,僅保留個人的哀思時刻。如此節制,竟還不能免去無聊政客的謾罵騷擾;台灣的政治文化,多麼可鄙!
台灣最美的風景是「人」,是因為多數公民願意遵守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。計程車司機拾金不昧,商家童叟無欺,民眾樂於助人,總統唯恐特權擾民,凡此都是基於做人道理而展現的自重。人要先「自重」,才懂得尊重別人。
但一遇到政治,美麗的風景即告變色。像陳歐珀這樣,若真是抱著弔喪之心而去,默默在靈前致哀,也就盡了禮數;他卻要耍立委的威風,呼喝旁人前來接待,要在禮簿上留下大名,甚至當眾斥責馬總統不知禮俗、不近人情。請問:人家的喪禮,豈是閣下作秀的舞台?
最近台灣街頭也有類似狀況,有些人成天在街頭指責別人不是,卻不覺得自己的行為可議。其實,真正的「公民不服從」,不是說你可以任意在街上叫囂、圍堵、追 罵他人;而是說有人甘冒著被逮捕之險,和平展現自己抗議的勇氣。然則,許多示威者觸法後,卻大聲反控政府「秋後算帳」;這和陳歐珀辯稱自己只是對馬家提出 「溫柔的建議」,有何兩樣?
街頭有一些異議之聲,並不是壞事。但如果總是粗暴的一方在發動攻擊,被攻擊的人還得忙著道歉;這樣,人間的道理要如何維持
(轉貼到此)
聯合報不只黑白集寫陳歐珀鬧場的事,還有一大堆新聞【馬家祭綠委鬧場】【陳歐珀鬧馬家靈堂 藍委連署送懲戒】【新聞眼/郭台銘斥禽獸不如 道人子心聲】【觀察站/陳歐珀老是衝過頭 宜蘭孤鳥派 】【宜蘭鄉親看陳歐珀:失禮、荒唐】【黑白集/做人的基本道理 】【評論/喪禮跑攤 民代虛情假意?】網友評論也一個比一個兇,【陳歐珀沒「佔領」,很溫柔啦‧‧‧】【陳歐珀禽獸不如,郭董罵得大快人心!】【 陳歐珀「禽獸不如」,民進黨蛇鼠一窩!】
我想,聯合報這篇黑白集,應該是講出了一般世俗的看法,我這個人是這樣,愈是難講的事我愈要講,在不疑處有疑,這裡先說黑白集與我這幾天談馬總統母喪相同的看法,在第二段黑白集說
身為總統,馬英九只要一聲令下,要把母親的葬禮辦得多麼盛大隆重都可以;然而,他卻選擇最簡約形式的家祭,省卻文武百官弔祭的繁文縟節,減去所有勞師動眾及公帑花費..
這點與我在日前回應網友問「我以為你會過母親節,你有嗎?」說的相符。
我說:只要有心,天天都是母親節啊。倒是我媽媽今天看了馬家的後事,說馬總統真了不起,把先人後事辦得跟我外婆過世一樣,我說這跟我們其實有很大不同,我們是只能辦那種規模,馬總統是可以選擇辦高級的,或是辦普通的,傅利曼說這叫【選擇的自由】。有個心理學家,把猴子關進籠子,然後施予電擊,猴子痛苦不堪,然後換個籠子,上面加了一個裝飾用的按鈕,仍舊施予電擊,說也奇怪,猴子竟然痛苦大減。可見只要給予選擇的自由,人的幸福感也會大增,就算結果仍然相同。PS:用在數學也說得通,請參【三門問題】(英文:Monty Hall problem)
關於黑白集所謂做人的基本道理:「沒有受到邀請,卻逕自跑到別人家祭的場合去踢館」。我想到的是劉政鴻去大埔張森文喪事現場被丟鞋的事,現在丟鞋的人正在打官司。可見做人的基本道理,未必放諸四海皆準,端看誰的說法有理。有個法官把性侵犯五萬交保跑掉,記者說法官輕縱,總說法官不語,問心無愧不解釋,可受公評的法官就把記者告個稀巴爛,要賠40萬,比兩條洪仲丘的命還貴。
就說這是馬家的家祭吧,他愛怎麼辦,旁人無從置喙,可是陳歐珀去鬧場,人家馬家的人也是一句話都沒說(說不定真的認為自己有失禮),聯合報跟其他不相干五四三的人卻大拍馬屁,把陳歐珀的行為講成罪干天條,並形成一種有趣的景象:
陳歐珀一人說馬家祭失禮,大批路人又起鬨說陳去馬家祭時失禮,可是馬家祭不是要低調?要當典範?這樣吵成分裂的社會,有絲毫成為誰家喪事典範的模樣嗎?無怪乎唐湘龍要早早把一篇【失敗國家的墓誌銘】寫起來預備了。
再者,馬的家祭雖然說是"家祭",吾不與祭,如不祭..啊,不是,他做他的家祭,別人做別人的家祭或公祭,但是別人的家公祭,都是要自己出錢,真箇是旁人無從置喙,民主時代,要尊重個人意志。可是馬的家祭,怪哉,卻是要我們台灣人沒得選擇的一起買單。大家可別以為馬總統這樣的家祭花費很少,根據媒體的算法,學運期間,一天要花掉警力便當加班費等等,要多花數百萬,學運為期數十天,多花上億。看看馬的家祭,就別提他在馬媽媽過世前幾十天,每天把往返萬芳醫院到拒馬拉成一條巨龍的官邸間,所有馬路管制給他快速通行去探望母親,所造成人民行的不便,這一大批的警力以及家祭現場的警勤衛戍,這本帳有人算給老百姓知道嗎?
馬總統上一趟父喪,也是同這次母喪一樣的型式,喪禮總共只花了八萬,我猜他的靈骨塔應該是有打折的,一般人光買靈骨塔大概都要五六萬上下,加上一些給葬儀社的費用,八萬塊絕對下不來(個人經驗)。可是他卻跟公家請領了七十多萬的喪葬補助費,合不合理的先不論,這筆錢,很多家財萬貫,女兒嫁美國香港,房子四五間,月入四七萬存四八萬的公務員應該不好意思領,就算真有那種邊拿18趴邊呼窮的公務員,也該實報實銷,不致於藉機發自己家的死人財吧?於是有對聯曰:
天增歲月媽增壽,春滿乾坤爹滿門。
要是有好幾個爹,這不就發了?咳,這裡又想擰了。這篇我打算把前幾篇談得不到味的禮呀孝呀,做人的道理做些補充,大家知道中華文化就是孔孟思想儒家文化,馬總統任上除了找太極雙星的賴素如大力推廣讀經活動,興復中華文化不遺餘力,馬總統自己也總把文化掛在嘴邊,很奇怪的,胡志強也是,他在翁奇楠命案時說:「文化可以打敗白..黑道」。馬總統說的比較玄,他說
工程(或其他一堆有的沒的)或許可以使國家變大,但是唯有文化才會使一個國家變偉大。
那麼至聖先師孔子對於喪葬禮俗的看法,又是如何呢?根據論語編排的順序,孔子是先談孝,不孝無以做人,孟武伯問孝。子曰:「父母唯其疾之憂。」
孔子說,孝就是把愛護子女擔憂生病的精神拿來關心父母就對了(註)。大家可以自己GOOGLE,馬總統每當要推出甚麼政策來禍國殃民時,總是把他媽媽找來背書,說他媽媽很支持,「家裡兩個媽,可惜沒有18趴」,可是誰敢問他女兒的私事(我有慘痛經驗,請參【被銀正雄告】系列文章),甚或是拍到馬唯中結婚的照片,都會給周美青的隨扈一把搶去相機刪掉。
可見馬總統離孟武伯的孝遠矣。子游問孝。子曰:「今之孝者,是謂能養。至於犬馬,皆能有養;不敬,何以別乎?」
孔子是說,除了養媽媽,還要敬重她,別把她有做的事,撒謊騙人說她沒做,然後還要反過來說她好可惜的沒做,「家裡兩個媽,可惜沒有18趴」..
孟懿子問孝。子曰:「生事之以禮;死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。」
這裡孔子又說了,媽媽活著時,照一般禮俗奉待她,可不是這樣..
3月5日馬唯中與夫婿蔡沛然返台後,3月6日在總統中興寓所舉辦低調的喜宴,席開一桌,連馬總統的母親秦厚修都沒有出席。
傑克呀,這真是踏馬的太神奇了!誰家婚宴能低調到這種可怕的境地?
而媽媽死後,也要同一般禮俗葬她祭她,孔子所謂的一般禮俗,見於他與宰予的對話,
宰我問:“三年之喪,期已久矣。君子三年不為禮,禮必壞;三年不為樂,樂必崩。舊谷既沒,新谷既升,鑽燧改火,期可已矣。”
子曰:“食夫稻,衣夫錦,于女安乎?”
曰:“安。”
“女安,則為之!夫君子之居喪,食旨不甘,聞樂不樂,居處不安,故不為也。今女安,則為之!”
宰我出。子曰:“予之不仁也!子生三年,然後免於父母之懷。夫三年之喪,天下之通喪也。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?”
講完了孔子對於禮呀孝呀,做人的道理,接著要講孟子,這樣才全面,
在【梁惠王篇】記了一段『孟子之後喪踰前喪』的故事..魯平公說:「想去看孟子。」臧倉說:「為什麼?君王降低自己的身分,先去拜訪平常的老百姓,莫非當他是個有賢德的人嗎?禮義是從賢人身上產生的;可是孟子後來辦母親的喪禮很豐厚,超過以前辦父親的喪禮。這樣厚母薄父,不像個懂得禮義的賢人,君王不必見他了。」平公說:「好吧。」
從這一段故事我們知道孟子從前比較窮,父喪因陋就簡,後來賺了錢,母喪就比較照孔子的規定。所以喪事該如何洽辦,除了孔子訂的原則,還要衡量自己的經濟能力。
至於有人說馬總統或許是墨子信徒偽裝的,因為墨子在【節葬篇】說:故古聖王制為葬埋之法,曰:「棺三寸足以朽體,衣衾三領足以覆惡。以及其葬也,下毋及泉,上毋通臭,壟若參耕之畝,則止矣。」死則既以葬矣,生者必無久哭,而疾而從事,人為其所能,以交相利也。此聖王之法也。
這是說不管父喪母喪,喪事只要把父母埋好,使屍水不要污染地下水,屍臭不要污染空氣,就可以回去工作了,我們來看看馬總統,
【喪母悲慟馬總統取消上午行程】馬英九總統上午原定接待日本議員,但因母喪情緒尚未恢復,總統府上午緊急變更安排,改由副總統吳敦義出面接見,總統暫時不安排公務行程。
卻又不像紀律嚴明的墨家家規。更神奇的是外頭好像還在關門放狗咬人,有的咬陳歐珀,誰叫他要禁食反核四..喔,是指馬總統失禮,有的咬學運學生,當街擄人,聽說好多學生當場尿褲子,一路哭的(奇異的是,郭董這時就又完全的置若罔聞了),以為是白色的誰所為。更有好多院長與特勤國安的高層人事異動,別,別是竟有著誰,想藉母喪搞政爭吧?
孟子聽了墨子關於節葬兼愛的一番說法,怒不可遏,說:
“聖王不作,諸侯放恣,處士橫議,楊朱、墨翟之言盈天下。天下之言不歸楊,則歸墨。楊氏為我,是無君也;墨氏兼愛,是無父也。無父無君,是禽獸也。公明儀曰:‘庖有肥肉,廄有肥馬,民有饑色,野有餓莩,此率獸而食人也!楊墨之道不息,孔子之道不著,是邪說誣民,充塞仁義也。仁義充塞,則率獸食人,人將相食。吾為此懼,閑先聖之道,距楊墨,放淫辭,邪說者不得作。作于其心,害於其事;作于其事,害於其政。聖人複起,不易吾言矣。
所以我們知道,孟子是說墨子是禽獸也。於是當陳歐珀在馬家家祭,沒人邀他,卻巴巴跑去拍的這種馬屁,當然就是不如禽獸了。是故孔夫子曰:
非其鬼而祭之者,諂矣..
馬領眾「默哀」10秒 數出聲音全場詫異
總統府前今天舉行2013年國定佛誕節暨母親節慶祝大會,總統馬英九上午出席,要求全場為遭到菲律賓射殺的洪石成默哀10秒,「1、2、3......9、10,大家請坐」,默哀為何喊出聲,馬式思維讓在場民眾和媒體都大感詫異。
馬總統不管是給別人公祭,給百歲國寶音樂家弔唁說「榮幸欣慰」,給二二八遺族說「我幹嘛呀」,對小林村說自己「好人沒好報」,對洪石成案公開數數兒發出十聲的默哀,還是對自己父喪溢領公家補助或是母喪期間境能如核四般「停工不停賤」造成的民心不安,通通失禮到一個不行。「禮失則求諸野」,這裡我只好野人獻曝,把自己對孔曰孟云,甚麼是禽獸,如何做人,依禮盡孝,再給大家分說一番。走筆至此,深深覺得論語編排之高,能把原本絕無關連的兩句話編在一起,
子曰:非其鬼而祭之者,諂矣;見義不為,無勇矣。
看到大家都想成錯的,然後跟眾人頂著幹,把道理說個清楚明白。原來,這就是我為什麼這麼勇敢的原因。
呀!馬媽媽只要還活著,就比中華文化偉大。Jun5238只要還在寫部落格,就比唐湘龍勇敢。
.
註:在【歐陽修:縱囚論】裡,我們知道古時候皇帝媽媽或王子的媽媽生病,皇帝都是用大赦天下,把死囚放回家再叫他們回來的方式,想給媽媽增福壽,但是看看這則新聞,
法務部在29日執行5名死刑犯杜明郎、杜明雄、劉炎國、戴文慶與鄧國樑的槍決,今晚是頭七,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晚上7點動員30多人前往台南監獄門口點燃燭光、靜坐抗議,並向法務部喊話,表示這次處決死囚劉炎國、杜氏兄弟引發法界質疑違法程序正義,且有可能錯殺無辜,希望法務部長羅瑩雪,「不要草菅人命。」
槍斃死囚當下,馬媽媽可是正在與死神做最後的搏鬥ㄟ。子曰:生,事之以禮。說馬總統有多孝親,呀,我只能說他不只是與常人不同,跟古代皇帝與王子的作為也是全然相反。